未老先虚的00后,挤爆「骨科门诊」 疼痛引发年轻化趋势

admin 阅读:89 2024-11-06 07:01:00 评论:0
不知从何时开始,身边朋友的日常交流中透出一股浓浓的「中老年味」。之前总聊徒步、旅游、演唱会的小K,最近却总把按摩、理疗挂在嘴边。同事张姐陪患了关节炎的妈妈去三甲医院,在骨科门诊见到的年轻人居然比中老年人还要多。年轻人频繁出入三甲医院骨科,并在互联网上写下他们的看病经历。他们精通科室分类,熟稔地推荐可以医保报销的理疗项目,甚至挖掘出了不那么知名的按摩医院、运动损伤科和理疗科。目前最实用的攻略包括三甲医院骨科、腿疼不要拖、膝盖疼痛就诊避坑指南等。最受欢迎的攻略除了五星级酒店的薅羊毛攻略和9.9的马术体验课,还有三甲医院骨科的一手经验。小到应急膏药,大到肘拐、腋拐等不同拐杖的适配场景以及各自的优缺点,都有人自发分享。骨科里细分的脊柱科、关节科、创伤科、理疗科被分门别类地梳理清楚。康复科和理疗科常有未雨绸缪的年轻人定期光顾。每个医院的看病流程、快速通道、抢号指南也有人整理和分析。许多地方可以医保报销的公立按摩医院,经过口耳相传的分享,一号难求。23岁的秋秋因落枕三天,脖子僵痛无法活动,来到脊柱科就诊。主治医生在她的后颈上贴了几颗“小图钉”,进行骨科微针治疗。治疗结束后,秋秋觉得疼痛有所缓解,成为了三甲医院骨科的忠实粉丝。28岁的小姜在下楼梯时踩空,韧带拉伤,难以正常行走,只得借助外部工具。在医院,他认识了29岁的小全,两人几乎天天交流拐杖和轮椅的使用心得。刚满20岁的小北每天手机都有三个闹钟:起床、抢茅台、线上抢协和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号。像秋秋、小全、小北这样奔赴三甲医院骨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三甲医院骨科的崛起完全靠大家的切身体验:那就是疼痛。31岁的刘明刚做了一个微创手术。某天早上,他突然全身疼痛,上臂感到麻木,检查了一圈都找不到病因。朋友推荐他去看看骨科,主治医师诊断为长期头部前倾伏案工作导致颈部脊关节增生,压迫全身神经。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取出脊椎的增生,嵌入钢板固定。手术结束后,刘明自嘲已经成了一个机械加强体的「赛博格」。主治医生说颈椎病早就不是老年病了,越来越年轻化。高强度的学习和工作之后,很多人都能或多或少摊上一两个慢性骨科症状。腰椎间盘突出、滑膜炎、腱鞘炎、半月板损伤等病症经常出现在打工人的体检报告上。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中国腰椎病患者已超过2亿人,其中25至39岁之间的年轻人腰椎间盘突出问题的检出率高达13.93%,居各年龄段之首。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的统计显示,早在2021年中国骨关节疾病患者数量已超1亿人。现代年轻人不健康或亚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疼痛疾病的发作提供了温床。工业社会的到来让所有人的工作都被切割为庞大链条中的一环。在这个链条中,人是无法自主控制工作时间的。白天在公司坐着工作一整天,晚上回家还要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工作,无形的压力笼罩着人们。即使知道“葛优瘫”并不健康,知道跷二郎腿、躺着刷手机都会加重腰椎、尾椎和颈椎的负担,但大家还是瘫软在沙发里。那些难得的慵懒和松弛,即时反馈的爽感让人难以割舍。但精神受的力,身体都知道。疼痛是一种警示。当原本的骨骼和肌腱难以承受压力时,只能靠错位、增生、炎症积液代偿原有功能,保证身体基本功能运转。27岁的阿甜在一次严重的骨折后不得不卧病休养。在缓慢的复健运动中,她第一次如此认真地观察自己的身体。骨折后,看似稀疏平常的抬腿动作变得十分艰难。正是因为疼痛,她第一次注意到臀部和大腿肌肉的发力,关注到关节会像铰链一样开合。阿甜努力找回自己对身体的掌控感,反思过往的生活和工作习惯,试图构建健康的生活习惯。她发现跷二郎腿、侧躺着玩手机、弯腰弓背、久坐、久站等都是危害骨骼健康的元凶。就连喝酒和咖啡,都会导致骨密度下降,增加骨折风险。康复之后,阿甜每个月都会挑一个周末去按摩店舒缓按摩;桌面上也渐渐堆满了钙片、维骨力(硫酸软骨素)、维生素D3等补剂。她还研究起这些补剂的不同形态和IU单位的区别。虽然无法改变工作节奏,阿甜规定自己周末必须走出家门,保持足够的运动。年轻人因为疼痛走进骨科固然遗憾,但在年轻的时候就发现健康问题也并非全是坏事。它意味着我们的注意力可以尽早回归身体,规避风险和疾病。越早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就越是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解决它。虽然疼痛且狼狈,但一边兢兢业业,一边缝缝补补,不就是我们的人生吗?

本文 htmlit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web.bjnsf.org/zuowen/19359.html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